114年高教深耕-教學創新精進-明師工作坊-「服裝設計」明師工作坊
114年高教深耕-教學創新精進-明師工作坊-「服裝設計」明師工作坊
辦理單位 | 劇場藝術學系 |
活動日期 | 114年5月28日至6月2日 |
活動時間 | 每日工作坊2小時 |
活動地點 | 華山藝文特區、本校木柵校區 |
參與人次 | 每場10-20人不等,總計約75人 |
活動目的
教育之目的不僅在於傳授知識與技能,同時培育學生之國際觀和前瞻眼光,促使它們以世界為平台,發展未來無限可能的潛能,為國家與社會善盡一份職責,如黃仁勳、張忠謀、林懷民等人。
為拓展本系師生專業學習視野,特邀請美國劇場界新秀賽萊斯特‧珍妮( Celeste Jennings)至本系進行明師工作坊。賽萊斯特‧珍妮畢業於紐約大學戲劇研究所,活躍於美國劇場界,不僅是位服裝設計師,同時也是劇作家。透過明師工作坊讓學生了解服裝在創作時,如何與導演和技術人員進行良性溝通,達成創作的目標。
在明師賽萊斯特‧珍妮的工作坊指導下,本系學生能更深入了解劇場團隊合作的本質,以及創作的重要性,精進本質學能為職場進行準備。與明師、劇場界工作者一同與會對話,認識美國與台灣文化產業,未來可能在美國繼續深造及為文化藝術盡一分心力。
活動內容
天次 | 日期/時段/地點 | 授課主題 | 內容簡介 |
第一天 | 5/28(三) 18:30-20:30 本校木柵校區製圖教室 |
導演與服裝設計的良性溝通 | 談及明師在美國工作經驗,如何分析本,理性和導演溝通,共同創作。 |
第二天 | 5/29(四) 13:00-15:00 本校木柵校區P207教室 |
服裝設計作品呈現 | 明師介紹其服裝設計作品,並與學生說明創作理念,培育學生邏輯、 理性的思考方法。 |
第三天 | 5/30(五) 13:00-15:00 本校木柵校區製圖教室 |
服裝設計與技術人員的共事與共創 | 設計作品仰賴技術人員的施作,如何培養正確的溝通管道和共事基礎。 |
第四天 | 5/31(六) 13:00-15:00 華山藝文特區拱廳 |
與明師對話 | 公開座談會,認識台灣與美國文化藝術的差異性,及如何精進台灣的 文化產業,邀集台灣劇場工作者與明師對談,本系師生與會。 |
第五天 | 6/1(日) 13:00-15:00 華山藝文特區室會議 |
服裝設計與布景、燈光的和諧展現 | |
第六天 | 6/2(一) 18:30-20:30 本校木柵校區P207教室 |
如何申請美國戲劇研究所就讀 | 檢視學生作品,並給予建議,為未來升學做準備。 |
活動成效
此次工作坊參與總人數大約為75人,含華山藝文特區藝文總監林璞、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副教授紀家琳和本系師生等。
工作坊之本質在於介紹服裝設計之過程,注重劇場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創作靈感之由來。講師賽萊斯特‧珍妮講述詳細且具邏輯觀念,學生分組討論及服裝小實驗皆是工作坊之內容。學生認為學習過程中充滿鼓勵性語言與十足創意提點,深入領悟服裝設計之創作觀點,和以往在校上課方式很不一樣,深感興趣。此外,對英語學習做為未來職場溝通語言產生莫大的關注,英語是步入國際舞台的重要語言,於學習外語的觀念轉變,是好的開始。
華山藝文特區「與明師對話」公開座談會為本活動之亮點,與會詢問有關美國東西岸表演藝術演出對服裝設計工作而言有何差異?目前為止服裝設計工作之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演出製作?紐約的表演藝術工作環境如何?此外,華山藝文特區藝文總監林璞亦初談台灣表演藝術演出概況,共同分享。與會者中有來自教育部人員,表示此公開座談會活動使其對表演藝術演出有新的認知,深覺台灣的文化藝術應有更深一層的內涵和專業的工作模式,方能促進表演藝術之蓬勃發展。
學生認為「服裝設計」明師工作坊開拓視野,對服裝有新的認知,對於未來工作規劃有一些想法,如:成為專業化妝師、服裝打版師、服裝製作與布染師。未來的職場發展有無限可能,賽萊斯特‧珍妮鼓勵大家追求理想,全力投身其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符合SDGS項度:
SDGS4優質教育。
活動照片
圖一說明:說明此工作坊的緣由,並介紹講師賽萊斯特‧珍妮之專業背景,期使工作坊發揮效益,獲得新知。
圖二說明:學生在製圖教室聆聽服裝創作理念、服裝考證資料、如何與導演工作的良好溝通。表演藝術是綜合藝術須以合作為基本理念,尊重和採納意見是溝通方式的開始。
圖三說明:小型作品討論,分組別4人一組共3組。進行不同的小作業分別分享靈感來源和創意,共同思考與合作。
圖四說明:此類工作坊模式令學生感到溫馨和成就感。透過小組討論更能表達個人想法,並能採納其他人的意見,共同創作。
圖五說明:設計作品仰賴技術員的施作,如何培養正確的溝通管道和共事基礎,與同學一起分享經驗。
圖六說明:學生了解英文是溝通的工具,開始重視外語學習,特別是有一位學生想出國深造,須培養表能力和語言溝通能力。
圖七說明:於華山藝文特區辦理「與明師對話」公開座談會,分享美國表演藝術產業之發展,明師之作品分享及創作理念,與導演、設計與服裝製作等經驗。
圖八說明:開放與會者提問,更進一步了解美國表演藝術產業的專業分工與製作規模,以及紐約百老匯目前演出近況。與會者無不喜獲新知,對於此座談會表示肯定,並期待未來仍有機會舉辦類似活動。
圖九說明:此工作坊談及學生未來職涯規劃,想做甚麼與服裝相關的產業,如:戲服製作、打版師、布染師傅、美妝美容師、婚紗禮服等工作,或出國進修讀研究所,該準備何種作品集?講師賽萊斯特‧珍妮細心與大家分享她的求學和求職心路旅程,告知大如何做好準備
圖十說明:講師賽萊斯特‧珍妮鼓勵學員保持一顆前進的心,追求自己的理想,永不退縮。在職場中只有向前看,步步往前方能實踐初衷,過精彩的人生。
圖十一說明:談服裝之考證資料,如何轉換成戲服設計,以及導演決定使用哪一個年代做為演出製作的依據。以圖片說明讓學生更能深入理解其中道理,有圖片考究依據,戲服更有時代的說服力,觀眾接受度高。為此,戲服之服裝史是為服裝設計者必備的基本常識。
圖十二說明:學生理解考證之重要性,可使戲服在演出中展現出特色,表現腳色的性格。
活動紀錄人:楊堃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