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14年高教深耕-教學創新精進-推動教師專業成長-113學年第二學期教師教學社群執行成果

114年高教深耕-教學創新精進-推動教師專業成長-

113學年第二學期教師教學社群執行成果

 

辦理單位 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
計畫期程 113學年第二學期(114年2月1日至114年7月31日)
參與人次 本期共有兩個教師教學成長社群:
【教學與共創-當代跨域思維】辦理5場活動,共計60人次。
【特技基訓編創小組】辦理8場活動,共計49人次。

 

辦理目的

本校教師教學社群計畫旨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創新,回應當代教育及藝術發展需求。本期以「特技基礎訓練體系建構」與「教學與共創-當代跨域思維」為雙主軸,整合民俗技藝學系、戲曲音樂學系及相關專業領域教師資源,達成以下目標:

  • 建立特技基礎訓練標準化系統

系統化整理與分類特技基訓動作,依能力分級制定動作名稱及標準,奠定完整教學體系基礎。

建立教學手冊與示範影片,促進跨校與師資間經驗分享,確保技術一致性。

  • 推動跨領域藝術合作與課程創新

邀請業界專家學者,分享武術、馬戲、舞蹈、音樂等領域的實務經驗與產業觀察,拓展教師與學生的藝術視野。

培養具當代前瞻性的創作思維,提升跨域整合與實踐能力。

  • 促進師資與學生多元受益

強化教師教學策略、課程設計能力與跨領域協作經驗。

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動作控制力、即興創作能力與文化素養。

  • 執行策略與預期成效

策略:以專題講座、技術指導、工作坊、深度對談及共識會議等方式推動,並強調實作與教材開發並行。

預期成效:建立可持續運作的師資培訓與教材系統,深化跨域教學成果,為本校藝術教育注入創新能量。

 

辦理內容

本學年度社群活動共辦理多場專題、研討及技術交流,涵蓋基礎訓練、跨域合作與藝術產業思維等面向,具體內容如下:

  • 社群共識與課程規劃

線上共識會議,確認年度計畫、講座安排、教學器材需求與課程調整方向。

討論六年制特技課程重新規劃及跨域合作方案。

  • 專題講座與研討

武術訓練與特技訓練的異同(張世博):探討武功與特技融合的身體訓練理念、精神層次與教育傳承。

從解剖學看素質訓練與課程設計(林珈余):結合解剖學與動作分析,提升特技訓練科學性與安全性。

傳統音樂與流行音樂的跨界合作(吳政君):比較兩種音樂生態,探討創作、版權及世界音樂元素應用。

創意全開-當代馬戲創作趨勢(耿一偉):解析馬戲的故事結構、風險美學與現代敘事方法。

跨域表演藝術的配方(李哲藝):分享樂團經營與跨領域創作案例,強調文化與商業模式整合。

  • 技術指導與教學示範

韻律體操柔韌訓練方法導入特技基本功(廖惠卿):改善學生腰腿柔軟度與核心力量,建立統一訓練模組。

韻律體操訓練導入學院部基本功課程:調整課程編制與班級分流,增加現代芭蕾與肌力訓練。

  • 深度對談與策略交流

舞蹈與馬戲教育的深度對談(何曉玫):探討人才培育、品牌策略、招生創新及課程改革方向。

五、檢討會議:回顧年度成果,提出課程優化、AI輔助教材開發及跨校合作建議。

 

辦理成效

一、量化成果:

共舉辦13場會談、專題講座、研討會及技術指導活動。

參與人次逾109人次,涵蓋校內跨系所教師及學生。

二、教師專業成長:

提升教學策略多元性與課程設計能力。

掌握跨領域創作與產業鏈結的應用模式。

完成初步的特技基礎訓練標準化動作庫規劃。

三、學生能力提升:

身體素質(柔軟度、核心肌力、協調性)明顯改善。

學習跨域藝術語彙與即興創作方法,增強整合性藝術素養。

四、教學資源建構:

開始製作示範影片與文字教材,供師資共享與教學應用。

建立與業界專家的合作網絡,為未來課程引入更多實務資源。

 

符合SDGS項度

SDG 4教育品質
提供系統化、創新化的表演藝術課程與師資培訓,促進終身學習與專業成長。

SDG 8 就業與經濟成長
培養具備跨域能力與專業素養的藝術人才,提升其職涯發展與就業競爭力。

SDG 11 永續城市
在保存傳統表演藝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轉譯,促進文化多樣性與社區參與。

SDG 17 夥伴關係
促進校內跨系所合作與校外產業鏈結,建立長期合作平台,推動資源共享與永續發展。

 

紀錄照片


圖一說明:王宏豪教師分享舞蹈與運動專長的融合應用(一)。



圖二說明:王宏豪教師分享舞蹈與運動專長的融合應用(二)。



圖三說明:李哲藝教師跨域座談,啟發思考教學中應培養的學生核心能力(一)。



圖四說明:李哲藝教師跨域座談,啟發思考教學中應培養的學生核心能力(二)。

 


圖五說明:林珈妤老師分享瑜伽教學、肌肉訓練、關節動作學及倒立技巧進行(一)。

 


圖六說明:林珈妤老師分享瑜伽教學、肌肉訓練、關節動作學及倒立技巧進行(二)。



圖七說明:張世博老師分享武術身體訓練。




圖八說明:廖惠卿教師:指導如何運用韻律體操方法導入特技基本訓練(一)。

 


圖九說明:廖惠卿教師:指導如何運用韻律體操方法導入特技基本訓練(二)。

 

 

活動紀錄人:林世連

檢附社群成果報告,歡迎自行下載參閱。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