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14-116計畫摘要及計畫下載

第二階段(114116年)計畫摘要

延續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為基礎,第二期分為「教學創新精進」、「善盡社會責任」、「產學合作鏈結」及「提升高教公共性」及「推動校務研究」等四部分執行,摘要如下:

  • 「教學創新精進」

 在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部分,考量老師在教師面、設備面、課程面及輔助面,推動以下策略:

  • 推動教師專業成長及社群:持續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鼓勵教師組成教師成長社群,並辦理相關研習,提升教師跨領域、跨文化知(技)能。
  • 創新課程及教材研發出版:在鼓勵教師創新教學要點實施後,依教師專業展演製作能力及創新能力,進行教材研發及教學方式改變,使教學能與時俱進,並鼓勵教師出版。
  • 優化教學場域及環境:盤點整體學校設備需求,充實各學系教學設備,建立優質教學、展演環境,以利提升學生學習品質。
  • 建構多元課程結構:為使學生學習更多元,從基礎到專精課程,厚實學生專業技能開設課程包含:
    1. 完善基礎核心能力課程:培育邏輯思考、AI應用及語言能力,學生基本人文素養和專業能力,厚實基礎;
    2. 厚實專業技術能力課程:依據學生能力提供分級課程,基礎專業程、進階課程及表演藝術專精課程。
    3. 建構多元豐富課程:鼓勵學生申請自主學習課程,培養學生與業界接軌取得證照,具備創新創業思維,開設跨領域課程,並依據各科學系之特色發展特色課程。
    4. 名師技藝傳承:邀請業界知名大師開設講座分享業界經驗,透過工作坊業師協同教學,學生吸納專業經驗,了解產業生態與工作模式,提升就業競爭力。
    5. 教學輔助支持系統:針對學生學習需求,聘任優秀學生擔任教學助理,輔助課業學習。另,教師於課餘時間(Office Hours)輔導學生解決課業問題,提升學習成效。
  • 「善盡社會責任」

推動「湖光山色藝術季」、「扶老攜幼計畫」、 和「全民終身美育學習計畫」三個面向著手,將本校教學特色與民眾分享,完善大學社會責任。

  • 湖光山色藝術季:提供優質傳統戲劇節目及跨領域展演節目,分別於春季及秋季演出,增加鄰里及一般民眾欣賞傳統藝術之機會,提升人文藝術底蘊。
  • 藝術深耕計畫:與國中小社團及課程合作,從進文山、內湖社區出發,延伸至偏遠地區,達到社區藝術深耕之目標。延伸至高中社團課程,建立相關文化鏈結。
  • 社區永續服務計畫-至安養院及特殊學校或團體進行藝術表演活動和示範教學,以娛樂撫慰人心,並結合永續環境之概念服務社區環境。
  • 全民美育共賞計畫:配合教育部終身教育推廣之概念,提倡終身美育學習,活出精采與  與民間機構及地方政府合作,安排校外傳統表演藝術活動,培養對於傳統表演藝術之興趣,充實生活美育,活出精采與自信,達到終身美育學習之目的。
  • 「產學合作鏈結」

 本校培育專業表演藝術人才,與當代知名劇團、場館及表演藝術產業連結緊密,行之有年,策略如下:

    • 強化產學實務合作:為使學生能與業界接軌,邀請一心歌仔戲團開設產學共創課程,與在地歌仔戲團緊密結合,讓學生更能實地參與劇團運作及戲台營運。以當前產業需求及發展實況為基礎,並培養在地人才。
    • 專業跨領與展演製作:特別針對表演藝術產業人才跨域能力進行實務課程及培養,進行專業展演及跨預展演製作,為鏈結師生教學及學習能量之展現,推動藝術季演出,以藝術美化生命色彩與內涵。
    • 國際文化藝術產業鏈結:本校每年參與國際藝術節及交流活動頻繁,除法國第八大學之實務課程交流,劇場藝術年會等,並持續於國內國際機構進行交流。
  • 「提升高教公共性」 分為下列四部分辦理:
  • 經濟及文化不利學生安心就學整合方案:提供經濟及文化不利學生之補助方案,另外爭取附錄預算,提供渠等輔助就學方案,如自學計畫、輔導學習計畫等。
  • 優化原民生輔導及推動全民原教計畫:推動原住民生相關活動,提升原民生學習及成長。
  • 築夢深耕獎勵:為提升築夢生之自主力、國際力、專業力、就業力及身心力等,提供在學獎助金協助,以提升其學習動機、獲得專業知能及與成效。
  • 健康及法制觀念及建立建置學校公共衛生機制,促進學生健康生活方式,及培養學生基本公民素養,例如溝通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組織能力及法治思辨能力等。
  • 完善校務管理機制完善專業管理機制,建構校務研究之團隊,並透過資訊蒐集基礎,將校園資訊公開,使全民了解辦學績效,並透過校務研究成果,並融入永續發展概念,資訊安全之政策,推動整體校務中長程計畫。
  • 國際戲曲研討會為推動傳統戲曲研究之傳承,辦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建立本校戲曲藝術學術地位。推動國際賽事或文化交流,提升師生競爭力和國際觀。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