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高教深耕-善盡社會責任-全民美育終身學習-傳統藝術共賞計畫-綜藝團《人生.人身.人聲》
113年高教深耕-善盡社會責任-全民美育終身學習-傳統藝術共賞計畫-綜藝團《人生.人身.人聲》
主辦單位 | 綜藝團 |
活動日期與時間 | 113年8月10日(六)14:30、19:30 113年8月11日(日)14:30 |
活動地點 | 城市舞台 |
參與人次 | 1、演員40人 2、舞台監督及相關技術人員22人 3、執行前台票務及前台裝置藝術拍照打卡區9人 4、幕後管理人員10人 5、觀眾參與人數:共計1441人數。 8月10日(六)14:30演出場﹙417人次﹚ 8月10日(六)19:30演出場﹙387人次﹚ 8月11日(日)14:30演出場﹙637人次﹚ |
活動目的
- 活動發想
近年來,本團非常感謝教育部能挹注經費能有機會積極與多位表演藝術家、編導家進行合作;以特技、雜技為基礎結合科技、舞美與時俱進多元開發創新作品,從109年機械手臂與特技結合作品《Unknown Aurora魔幻森林》、到111年機械速率摩天輪與特技結合《島嶼流Island of machine》至112年跨界流行音樂與特技創作《人身 人聲 人生》LIVE演出,是表演藝術圈前所未有,為臺灣的民俗技藝術首創,更為未來表演藝術市場開創新局。
然而,獨具匠心的作品,更想嘗試走入市場迎向觀眾打入目標族群,是臺灣特技團之目標,於是在112年底開始籌備,113年在團方與藍波老師共同努力下,本計畫油然而生。
- 緣由
本節目由活躍於影視圈編舞家藍波老師帶領製作團隊為臺灣特技團打破框架與影視圈歌手合作,推出年度重要跨域作品《人身 人聲 人生》,以商業模式製作本劇,藍波老師與團隊多年合作經驗,非常了解特技演員超乎人體訓練模式艱辛歷程,並利用自己的資源邀請知名歌手一起參與製作,透過歌聲詮釋歌詞的文學性,將「人身」與「人聲」悟透人生百態完美記錄與豐富生命感動,打造沉浸式人生劇場,演員用熱情生命盡情燃燒每個畫面,帶領觀眾悸動自我得內心世界,有最深刻的情節,同時也溫暖自己,相信此作品的呈現後會「以終為始」開啟新商演模式,為臺灣特技團又創造一次成功的完美呈現,也獲得全場的喝采。
- 預期目標
- 質化
- 傳統技藝與流行音樂攜手創作
首創新型式演藝邀請流行界歌手為號召力,跨界合作吸引不 同的觀眾群,讓傳統表演藝術流行時尚化,流行音樂歌手與歌聲進到特技演出的領域,傳統與當代跨界攜手共創新產業通路,創造另一種獨特的演出方式風貌。
- 節目流行化
以當紅的話題,配合當紅的流行歌曲,甚至當紅的內心故事, 讓觀眾在心底留下真實的生活感觸,而產生共鳴感。
- 培育16位特技導演
節目創作中由導演引導團員以自己的專長破框設計出引人入勝 又能轉化為非程式性的技藝。
- 系、團合作培育優秀人才
透過系、團合作,我們積極培育優秀人才,讓校內學生與資深前輩共同站上舞台,進行同台演出。在這樣的合作中,學生們不僅學習並傳承前輩的專業技藝,還能親身感受舞台上的熱情與感染力。這種經驗對於年輕演員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成長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我,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自信與創造力。
- 傳統技藝與流行音樂攜手創作
- 量化
- 演出場次3個場次。
- 跨產業項目:文學、視覺、流行音樂及影視圈、歌星。
- 觀眾參與人數1,441人
- 透過影視明星參與挖掘影視明星潛在觀眾群,亦可增加傳統戲曲關注並增加欣賞人數至少100人以上。
活動內容
- 節目簡介
常言道:「人生就像一首歌」,歌詞與旋律詮釋著一段段值得紀念的時刻和故事。特技演員在舞台上扮演著人生百態、演繹著別人的故事,那屬於他們自己充滿溫度的時刻呢?
這是一部特技與流行音樂的跨領域作品,在耳熟能詳的歌曲刻畫之下,透視特技演員的人生歷程故事。此次與影視歌手合作,細膩的歌聲LIVE演唱感動瞬間,「人身」與「人聲」的共鳴衝擊視聽感官,譜寫出人生中每一份真實情感。
- 創作理念
此次邀請來自不同國家的流行歌手跨界合作,他們因為喜歡臺灣音樂而加入演出,希望透過演出讓世界走進臺灣,促進臺灣在地國際文化交流。藝文圈與流行文化圈之間也可以互相擴展、互相提升,開拓彼此觀眾群,也讓未來特技新秀看到傳統技藝與各種表演藝術碰撞出來的精彩火花與無限的可能性。
- 創作群簡介
【總導演:藍波老師】
演藝圈御用導師曾為蔡依林、潘瑋柏、王心凌、林俊傑、5566等天王天后編舞,多為大型活動策劃編導、演唱會創意設計、歌手專屬歌曲設計、肢體節奏訓練、講座分享,崇尚「生活即是舞蹈」。
作品:
- 2009年台北聽障奧運開幕之舞蹈設計及帶動
- 2009年Nike年度舞蹈計劃(蛻變)巡迴五個省份-上海廣州 瀋陽 成都 北京
- 2010-2014 年Nike 盛典上海 廣州 教學 帶動
-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開幕式之舞蹈設計
- 2012安麗 萬人音樂舞蹈破(沙鈴及鈴鼓)二項金氏紀錄
- 2017年世大運贊助廠商(富邦金控)開幕之舞蹈設計
- 2018復興劇校及研華文教基金第三年度華菁計劃合作-倔強 導演
- 2018年全大運(中央大學)開幕之舞蹈設計編排
- 2012-2022富邦人壽謝年會/AAP 節目導演
- 2021-2023年 民視除夕特別節目 總導演
【導演兼舞台監督:劉文凱】
星辰娛樂企劃統籌,創辦多項舞蹈賽事活動平台,將流行舞蹈推廣至全民普及;並憑藉累積多年舞台經驗、攝影與影像製作技能,將舞蹈紀錄結合許多商業合作,提升舞蹈產業價值。經由每一場的活動策畫,將舞蹈藝術以各種不一樣的形式創作並留存成為經典劇作。
- 2019-2023「HERO 4 WHO國際舞蹈大賽」活動總召
- 2022-2023「AMAZING BEATS南境校園新星」活動總召
- 2023「OUR JAM南臺灣校園聯合舞展」活動總召
- 2019-2022 運動品牌「FILA」網路廣告 統籌
- 2018 台灣特技團 華菁計畫「倔強」執行導演
- 2017 Asian Battle Ground 亞洲舞極限 馬來西亞總決賽 [世界冠軍]
- 2013-2022富邦金控謝年會/富邦人壽表揚大會 節目編導
【導演兼編舞:陳翔崧】
畢業於臺灣台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動舞蹈學系。
多年以來持續將街頭文化帶進劇場,並創造經典節目,打造新的藝術型態,多年來致力於推廣藝文的普及,開啟新的審美風尚,從而拓展人類的審美領域,推動藝術與文化的向前延展。在陳翔崧創作的作品中藝術變得通俗、好玩,使藝術不再高居廟堂之上。
- 2016年 第27屆金曲獎頒獎典禮-擔任 音樂製作
- 2017年 宜蘭傳藝文化園區廣告-擔任 音樂製作
- 2019年 Swiss BeatBox 全球決賽 (華沙)-擔任 影像特效
- 2020年 FILA FW20 FVT10.0 廣告-擔任 影像製作
- 2021年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廣告-擔任 影像特效
- 2022年 Piggy Go 手遊廣告-擔任 音樂製作
- 2023年 民視除夕特別節目-擔任 影像製作
【服裝設計:顏君玲】
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學院舞蹈系,多為各大型演唱會表演者服裝造型彩妝設計
作品:
- 2008-2022 [Since5566]演唱會表演者 服裝造型彩妝設計
- 2022宜蘭童玩節大型互動劇(恐龍重生-尋龍者)表演者服裝造型彩妝設計
- 2013-2022富邦金控謝年會/富邦人壽表揚大會表演者服裝造型彩妝設計
- 2021-2023年 民視除夕特別節目表演者服裝造型彩妝設計
【音樂設計及影像設計:沈居安】
畢業於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系
盒子山有限公司 -負責人,17年編曲經驗,14年影像後製經驗,2年影像拍攝經驗。
- 2007年 吳克群演唱會改編組曲-擔任 編曲 (Remix改編)
- 2008年 Down South Boyz 矌至全球EP-擔任 錄音、混音
- 2009年 第21屆台北市聽障奧運開幕式-擔任 音樂製作
- 2010年 NIKE NTC FOS-擔任 音樂、影像製作
- 2011年 安心亞 - 乖乖牌-擔任 編曲、饒舌歌手
- 2012年 Arnold Palmer 太陽眼鏡廣告-擔任 音樂製作
- 2013年 陽帆 - 陽婆婆-擔任 音樂製作
- 2014年 蔣友柏自創服飾品牌BOU-擔任 音樂製作
- 2015年 范曉萱 - 年-擔任 影像製作
- 2016年 第27屆金曲獎頒獎典禮-擔任 音樂製作
- 2017年 宜蘭傳藝文化園區廣告-擔任 音樂製作
- 2019年 Swiss BeatBox 全球決賽 (華沙)-擔任 影像特效
- 2020年 FILA FW20 FVT10.0 廣告-擔任 影像製作
- 2021年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廣告-擔任 影像特效
- 2022年 Piggy Go 手遊廣告-擔任 音樂製作
- 2023年 民視除夕特別節目-擔任 影像製作
- 歌手簡介
【郭忠祐】台灣男歌手,台南市人。
參與民視歌唱選秀節目《明日之星Super Star》,於2015年11月7日成功在摘星賽衛冕10關成為關主[1]。亦參與馬來西亞《全球歡喜來卡拉2016》大賽,現為藝人、發片歌手,並在民視《綜藝大集合》擔任固定班底[2],2021年12月晉升為主持人。由於在節目的遊戲中時常把關成功以及順利過關,被封為「過關機器」《郭忠祐首張同名專輯》、時代創藝《You Are My Only One》、《魚夢》、《你一直踮阮心肝》、《故事繼續》、《上愛彼個人》。
【高蕾雅】台灣女歌手、主持人及演員。
出生於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其祖父高一生與外祖父汪清山皆為台灣白色恐怖時期 的受難者,姊姊為歌手高慧君。具有豐富的演唱經歷,同時也是眾多歌手演唱會上的和聲,更跨足主持、戲劇。全方位發展都有不錯的成績。
重要記事:
與四位鄒族女孩(包括其姐高慧君)合出一張名為《鄒女在唱歌》的專輯。其中《山頂的貝殼》和《給你》兩首曲目為高蕾雅自己的創作,而整張專輯也入圍了第20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專輯獎項。
為電影《只要我長大》主題曲「愛不用說話」創作之歌詞入圍第53屆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是三金(金馬、金曲、金鐘)入圍者。
【韋喆 Keril】(靈魂歌手)曲風:流行,爵士,R&B 語言:英文,中文
來自加勒比海上的小島聖露西亞。因為聖露西亞跟台灣有邦交的關係,Keril韋喆在 2013年來到台灣念大學。先是在輔仁大學學習中文,之後取得政治大學經濟系學士學位。韋喆自小對歌唱有非常強烈的興趣,來到台灣之後,也參加過許多表演,包括在台灣舉辦的文化交流會。他因此開始嘗試編寫歌曲,其作品也多次在節慶活動和爵士音樂節上表演。韋喆也和許多台灣歌手共同創作及演出。
他那溫柔深情的嗓音讓他在當地歌唱比賽中造成轟動。也開始參與國內外的音樂演出,拓展了他對音樂的敏銳性和創造力。韋喆的知名度在參加「聲林之王」後大增,也因此收到了許多合作邀約。
經 歷
安妮Annie《自由女神 Statue of Liberty》Official Music Video《製作人,編曲,錄音,混音:韋喆》
2019 Legacy Mini音樂展演空間
2020 精品咖啡/現場演藝/特調雞尾酒<Can’t Get Enough>
2019 Legacy Mini音樂展演空間
2020 臺北爵士客當好聽Taipei JazzKa-Jazz in Hakka 國際交流音樂會
聖露西亞獨立40週年音樂會台露藝術家同慶
中華民國108年國慶大會
丟丟銅:YILAN INTERNATIONAL ART FESTIVAL 蘭城國際音樂節
嘉年華會原夜晚會Spirit NIght 2019
【吳子龍】(義大利語:Giovanni Voneki)
是來自義大利的里雅斯特的華語流行歌創作歌手、吉他手、演員和藝人。擁有匈牙利血統,畢業於威尼斯福斯卡里宮大學的中文系。於2014年演出全英文百老匯式音樂劇「重返熱蘭遮」進入演藝圈。 2015年加入台灣知名談話節目「2分之一強」成為義大利型男固定班底,活躍於各大影視及歌唱節目。於2019年受邀演唱廣播金鐘獎典禮。2021年5月17日發行首張個人創作中文單曲「我選擇快樂」。2021年9月17日發行第二張中文單曲「活在自己的世界」。
- 演職人員名單
製 作 人∣李 揚
行政總監∣敖國珠
執行製作∣王動員
總 導 演∣藍波老師
導 演∣劉文凱、陳翔崧
技術總監∣陳建和
音響技術總監∣吳健普
燈光設計∣白志煌
影像設計∣沈居安
服裝設計∣顏君玲、陳蘭玲
梳化造型∣柯予曦、沈香吟
舞臺監督∣羅啟文
高空技術編導∣石婉琦、林元凱、沈家慶
高空技術設備∣甡鑫國際有限公司
燈光技術指導∣ 吳婉萍
音響技術指導 ∣王冠翔
音樂執行∣陳來弟、沈居安
執行製作助理∣楊益全
排練助理∣蔡雯妮
技術人員∣楊鈞幃、吳映徹
服裝執行管理∣陳蘭玲、李雲渼、陳怡妙
道具執行管理∣呂紹帥、楊櫻花
行政執行∣蔡佩吟、謝美玉、朱珊珊、陳昭如、廖顥膺。
歌 手∣高蕾雅、郭忠祐、韋喆、吳子龍
演 員∣王希中、王治文、王鏽璉、尤梓懿、石婉琦、呂紹帥、李雲渼、沈家慶、卓佳敏、林元凱、柯予曦、胡明玄、許靜茹、郭懿翧、陳怡妙、陳柏宇、陳蘭玲、曾士龍、楊益全、董秀珍、羅世揚、張哲維、吳立心、鄧恩琪、蔡 璇
大師傳承《太陽》支援學生∣田紘緒、許家碩、張惠如、段囿廷、陳亮尹
特別邀演∣王泰翔、呂若萍、唐文傑、江宇宏、蔡正元、萬宣妮、李宇澤、萬品青
節目委託製作∣波動娛樂有限公司
特別感謝∣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民俗技藝學系師生全力支援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美感戲遊擎天計畫Ⅰ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綜藝團'
- 節目內容
第一幕 撐著呀 人生│何明昌
第二幕 孤單 寂寞 冷│石婉琦、王治文
第三幕 哇金價 就想妳│陳怡妙
第四幕 失敗的spider-Man│ 曾士龍
第五幕 微笑逞強俱樂部│董秀珍、張霈淳、許靜茹
第六幕 飛起來很好 摔倒也好好│董秀珍、陳蘭玲
第七幕 baby呀卑鄙│石婉琦
第八幕 夢想未成年│楊益全
第九幕 用力拍手 就對了│楊益全
第十幕 小心演人生│鄭詔元
第十一幕 無聲剩有聲│林元凱
第十二幕 第三個願望│郭懿翧
第十三幕 在小小的天空裡 爬呀爬呀爬│曾嘉霖、沈家慶
第十四幕 返場│呂紹帥、王鏽璉
第十五幕 一萬次彎腰│胡明玄
第十六幕 大師傳承│楊益全
第十七幕 在迦納共和國離婚│石婉琦
第十八幕 我想要有個家│楊益全
第十九幕 山丘│藍波老師
活動方式:公開售票演出。
活動對象:一般民眾。
活動成效
每位演員都擁有數十年以上的演出經驗,經歷過無數次的舞台考驗,他們將自己的熱情全然傾注於每一次表演之中。《人身 人聲 人生》首次對外公開售票演出,榮耀再現城市舞台。這部獨具匠心的作品,不僅展現了特技團精湛的技藝,更是我們勇於突破、邁向市場、吸引目標觀眾群的嶄新嘗試。
為了回應去年已經觀看過《人身 人聲 人生》首演的觀眾,導演特別編排了三至四個全新的橋段,融入了與人生社會議題相關的內容,二天三場的演出,節目煥然一新,吸引觀眾能連續三天購票入場支持,每場都能不一樣的感受不同的驚喜,在觀眾內心深處產生共鳴。這些新的情節,不僅觸動每個人最深層的心靈,還能溫暖心房,讓觀眾在舞台上下都能感受到真實與溫度,而被這份感動深深吸引,也能將這份感動溫度化為行動支持藝文精湛的演出。
從入口處開始,我們精心設計了迎賓裝置藝術,為觀眾營造出充滿新鮮感與樂趣的「街頭新樂園」氛圍。這些裝置包括小丑藝術、神機妙算的人生籤詩、LIVE歌唱點播、人生好朋友合影留念區及周邊商品區等。進入場地後,觀眾將會遇到各種驚喜,演員們手持氣球造型與觀眾互動,現場還有引人注目的「LIVE人生現場廣播」。在演出開始前,觀眾已經經歷了一場豐富的視覺與聽覺之旅。
整場演出的設計無不體現出我們的用心與專業。活動主題聚焦、表演內容吸睛、亮點十足。上半場集中探討社會議題,喚起觀眾的共鳴;下半場則通過歌聲與特技表演,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傳承的使命。整場演出充滿了生命的熱忱與藝術的力量,期望為觀眾帶來一次心靈的震撼與感動。透過這種全方位的體驗式演出,觀眾不僅能欣賞到精湛的技藝,還能在互動中感受到人性與文化的溫度。
三場精彩的演出來了許多貴賓前來支持觀賞演出:國策顧問廖全平、臺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臺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臺北市青年局局長殷瑋、臺北市議員陳宥丞與王孝維、新北市議員陳明義。工業電腦龍頭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伉儷也親臨現場,長期為臺灣特技團人才培育的永續贊助,加油打氣。藝文界也來許多好朋友共襄盛舉,包括朱宗慶打擊樂團藝術總監朱宗慶、何歡劇團團長何懷安,還有實力派演員郭子乾、王琍人、馬國畢、歌手翁立友、羅美玲、舞蹈老師kimiko等人,此次演出堪稱臺灣特技藝術的新高度。
- 質化成效:
- 成功跨界合作:通過與流行音樂界的合作,傳統表演藝術成功引入了現代元素,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演出形式。這不僅提升了傳統技藝的時尚性,也吸引了更多年輕觀眾的關注,拓展了傳統表演藝術的觀眾群體。
- 節目內容深受共鳴:利用當前流行話題、音樂和故事,節目成功地與觀眾產生了情感共鳴。觀眾不僅享受了表演,還從中感受到真實的生活情感,這增強了他們對節目的記憶度和好感度。
- 特技導演的培育:通過團裡的專業指導特技導演,節目在創意設計上突破了傳統框架,呈現出新穎且引人入勝的技藝表演,提升了整體演出的藝術水準與觀賞價值。
- 成功的人才傳承與團隊合作:與校內學生和前輩共同演出,不僅促進了技藝的傳承,還在舞台上營造出強烈的情感連結和熱情感染力,這有助於激發新一代表演者的創造力與自信心。
- 量化成效:
- 演出場次:共計3場次演出順利完成,且每場演出都達到預期效果,觀眾反應熱烈不僅感受到生命中的喜怒哀樂,更因表演中的真摯情感而熱淚盈眶,每個故事都直擊人心,觸動靈魂深處。特技表演驚嚇指數爆表,有人甚至認為這場演出已經具有國際水準。
- 成功的跨產業合作:跨文學、視覺藝術、流行音樂及影視等至少4項領域的跨界合作,不僅增強了演出的豐富性,也擴大了節目的市場影響力與廣度。
- 觀眾人數達標:活動吸引了1441名觀眾參與,達成預期目標,並且在觀眾群體中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反饋。
傳統戲曲觀眾群體蔓延擴展:透過影視明星的參與,成功吸引了至少100名新觀眾關注傳統藝術,進一步擴大了傳統表演藝術的受眾範圍。
本活動符合符合SDGS項度:
SDG 3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透過演出觀賞不僅豐富了觀眾文化與生活和情感共鳴,還通過來自不同產業的合作與創新,全民共享共同推動了身心健康與全人福祉,與SDG 3「健康與福祉」的目標契合。
SDG 4: 優質教育
節目中設計含有社會議題無論是家庭、社會、倫理等等含意,都提供反饋思考教育和終身學習機會,同時通過特技導演的培育和跨代合作,學生們得以在實踐中學習並傳承技藝,這符合提供包容且公平的優質教育的目標。
SDG 10: 減少不平等
促進不同世代與文化和社會背景的融合:跨界合作和文化交流有助於縮小隔行如隔山的差距,提升人與人之間的文化包容性,並減少社會不平等現象。
SDG 17: 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通過跨界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與流行音樂界的合作代表了不同領域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有助於實現更廣泛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活動照片
圖一:前台活動-街頭歌唱點播區,喜歡唱歌的觀眾可以大膽現場點播歌唱。
圖二:人生周邊商品區。
圖三:小丑拍照打卡區。
圖四:活動主題背板留影區。
圖五:觀眾大力推薦宣傳。
圖六:神機妙算人生上上籤。
圖七:主視覺設計-海報設計。
圖八:主視覺設計-活動背板。
圖九:開排前二次的製作會,討論售票方式、觀眾群的方向、吸引觀眾購買三場節目內容的更新調整及服裝道具製作需求討論及籌備期程。。
圖十: 藝文場館設備對特技來說有很多的限制,不斷與場館溝通,場勘至少二次。
圖十一:為完美呈現演出,進場館前在校內不斷彩排練習。
圖十二:劇場周,開工前全體工作人員與演員虔誠拜台祈福平安順利。
圖十三:首演前大家互相加油打氣。
圖十四:每次排練/彩排導演藍波老師很細膩的給筆記及鼓勵大家將情感的能量釋放發揮最大感染力。
圖十五:藍波老師完美搭當安可老師全方位的每個環節督促叮嚀大家用最完美的畫面呈現給觀眾。
圖十六:序幕-人生電台,在觀眾入場的時間搭配氣球造型遊走於觀眾席之間,沉浸式的環境讓觀眾也是演員的角色之一。。
圖十七:中場休息-演員也不時出現在觀眾身旁,記住囉觀眾也是扮演演員角色之一。
圖十八:新編節目-我想要有個家。與軟功結合的反饋社會議題。
圖十九:新編節目:在迦納共和國離婚。與大環、空中鋼還結合的反饋社會婚姻議題。
圖二十:Thank you!
圖二十一:太陽!
圖二十二:節目名稱:無聲所在。展現人生旅程中生命苦難掙扎。
圖二十三:追夢赤子心。本校畢業校友特技界大學長唐文傑,因一場演出意外造成行動不便,但他對生命熱忱樂觀面對,現今工作到各學校從國小到大學表演鼓勵學子們珍惜生命以正能量分享人生經驗。
圖二十四:節目名稱:追夢赤子心。展現人生旅程勇敢堅強得活出自己的價值。
圖二十五:節目名稱:想要跟你飛。展現家庭親情是一種渴望平安的永恆,瞬間內心的觸動。
圖二十六:節目名稱:女人花。扯鈴與社會議題呈現女性要學會保護自己而發聲。
圖二十七:節目名稱:小丑。
圖二十八:海闊天空。
圖二十九:山丘。
圖三十:謝幕。
圖三十一:前台「街頭新樂園」互動區-人生好友留影區。
圖三十二:前台「街頭新樂園」互動區-人生上上籤。
圖三十三:導演藍波老師及特技團團長王動員接待重要貴賓蒞臨問候。
圖三十四: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蒞臨觀賞後與人生主題合影留念。
圖三十五:全體演員於前台與觀眾見面會合影留念。
活動紀錄人:陳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