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高教深耕-善盡社會責任-傳統藝術深耕計畫-客家戲曲社團-苗栗縣公館鄉公館國小
113年高教深耕-善盡社會責任-傳統藝術深耕計畫-客家戲曲社團-苗栗縣公館鄉公館國小
主辦單位 | 客家戲學系 |
活動日期 | 113年9月13日至12月27日 |
活動時間 | 14:10至15:40 |
活動地點 | 苗栗縣公館國民小學 |
參與人次 | 約20人 |
活動目的
本計畫以戲曲實務表演體驗為目的,藝術學群客家傳統戲曲專業領域為範疇。望能透過本計畫開發國小生對自我的認識與淺能;二者,透過體驗學習,活化聯盟學校之間的資源共享機制;三者,發揮本校傳統表演藝術特色,推廣傳統戲曲藝術之美,有效地將戲曲文化有所傳承。學生藉由互動體驗學習及演出欣賞,親身領略傳統戲曲與表演藝術之特色,進而引導學生適性選擇。
活動內容
本計畫參與學員皆為六年級學生,課程規劃中分別安排知識性及體驗型課程,其中知識性教學包括介紹客家戲曲、行當角色、教育體制系統、影片賞析等;戲曲實務體驗則安排了基本功、行當身段及戲曲劇目唱腔選段教學,以初階入門、活潑生動方式帶動課程,讓學員對戲曲表演藝術產生興趣,進而對傳統戲曲表演藝術有更深刻的認識。
活動成效
苗栗縣公館國民小學雖位於苗栗客家庄重鎮區域,但學生卻對客家語相當陌生,更別說對是客家戲的了解,學生幾乎稀少接觸過傳統戲曲表演。在第一堂的規劃,就安排了相關知識型課程,並納入客家戲曲入門唱腔教學,讓學生對客家戲有初淺認識,不過大多學生生性害羞,在唱腔訓練較難克服開口唱歌,且不感興趣,因此後續課程進而安排動態型戲曲實務體驗。
動態課程從基本功開始,無論是踢腿、山膀、雲手、站子、飛腳等身段,學生都學的有模有樣,上課態度積極,後續還加入毯子功訓練(例:拿頂、前滾翻等),所有學生對動態體驗課程較感興趣,相較於靜態知識型課程,學生多數對於基本功、毯子功的參與度更為積極。
符合SDGS項度
SDGS4優質教育。
活動照片
圖一說明:學生練習基本功「和龍豆汁」。
圖二說明:跨腿、片腿練習。
圖三說明:「戲曲身段你、我、他」行當指法練習。
圖四說明:客家戲曲唱念選段【數板】教學。
活動紀錄人:劉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