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13年高教深耕-產學鏈結-國際文化鏈結-馬來西亞吉打河之聲國際藝術節

113年高教深耕-產學鏈結-國際文化鏈結-馬來西亞吉打河之聲國際藝術節

 

主辦單位 研究發展處
演出單位 京劇學系、戲曲音樂學系
活動日期 113年12月22日 至 12月29日
活動地點 馬來西亞亞羅士打
參與人次 共19人

 

活動目的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積極拓展國際演出交流,校長李揚率領京劇學系與戲曲音樂學系師生赴馬來西亞參與《吉打河之聲藝術
節 II》盛會,學生更登上蘇丹阿都哈林體育館參與大型文化匯演,與當地 350 人組成的大型華樂團聯合演出國樂劇場《愛情:霸王與虞姬》,此行也讓臺灣全球獨有的擦弦樂器「喇叭弦」首度在馬國演奏,呈現精彩戲曲文化外交饗宴。

 

活動內容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校長李揚表示,學校很榮幸受邀參與吉打州的藝術節文化匯演活動,展開為期一周的戲曲文化深度交流。除了參與藝術節演出,並與當地十所學校聯合辦理「戲曲飛揚推廣工作坊」,展現戲曲學院的教學特色成果及推廣臺灣戲曲文化,期盼促進臺馬兩地文化互動與交流,共同攜手推動藝術文化與教育。
《吉打河之聲藝術節 II》由馬來西亞禾樂藝術及文化協會主辦並獲得當地五大鄉團及獅子會等團體協辦,連串活動在12月27 日迎來活動最高潮,於吉打州蘇丹阿都哈林室內體育館舉行文化大匯演《傳承》,是一場匯聚傳統與現代藝術、馬國三大民族相互融合的文化盛宴。

 

活動成效

本次共有 19 位戲曲學院師生參與當地藝術節的演出。首先於 24 日在唐人街吉打河畔開幕式中,結合吉北藝術協會印象吉打聯展的戲曲臉譜畫作,京劇學系學生粉墨登台,讓傳說中的英雄與美人從畫作中走出來、躍上舞台,引起現場觀眾驚聲讚賞,吉打州首府亞羅士打市長拿督莫哈末尤斯里在開幕儀式結束後,特別率領隨同拿督局紳到休息室與本校師生合影留念。
藝術節活動重頭戲文化大匯演《傳承》,由戲曲音樂學系擔任戲曲文武場,攜手當地 350 餘位師生組成的超大型樂團一起演奏,京劇學系三位同學粉墨登場演出國樂劇場《愛情:霸王與虞姬》,以音樂劇場形式展現傳統音樂及戲曲之美。當晚的節目內容還包括華樂團皮影戲、廿四節令鼓、舞獅及舞龍聯合演出和馬國三大民族舞蹈等,吉打州蘇丹與王室家族成員親臨出席觀賞,堪稱深度的藝文交流、成功的文化外交。
除參與藝術季演出,李揚校長此行也帶領師生參與馬來西亞《全國第七屆青少年華樂音樂營》,並在吉華中學與十校聯合進行戲曲推廣工作坊,由本校師生展演傳統戲曲音樂及京劇藝術,指導京劇的基礎簡單身段,並與當地師生一起粉墨登場交流互動,相互瞭解兩地藝術文化與學校教育,推展海外校際交流。此外,28 日並受邀參與吉打州華人大會堂 38 周年會慶,呈現《鐵弦戲韻》喇叭弦協奏曲,由戲曲音樂系演奏臺灣獨有
的金屬製胡琴類擦弦樂器「喇叭弦」,這也是喇叭弦第一次在馬國呈現。
戲曲音樂學系主任陳鄭港指出,透過這次與馬來西亞深度的戲曲與音樂的文化交流,不僅可以展現及分享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在傳統戲曲各方面的教學特色與成果,此次的訪演讓兩地雙方持續相關交流而且更加緊密,進一步開啟兩地藝術文化的合作契機。
京劇學系主任張宇喬形容此行是一段令人動容的文化互動歷程。學生京劇演出華麗的服飾與精緻妝容令當地觀眾讚歎,對臉譜文化意涵充滿興趣,還有兒童模仿「甩水袖」動作,令人看見京劇在未來世代中傳承的無限可能,亦有潛力成為全世界共同珍視的文化遺產,同時也讓學生們深刻理解文化的價值不僅於傳承,更在於如何與其他文化對話並找到共鳴。

 

活動照片


圖一說明:吉打州蘇丹端姑沙烈胡丁(前右五)與本校李揚校長(前左五)、陳鄭港主任(左一)及本校師生等演出人員合影

 


圖二說明: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與當地350人聯合華樂團呈現精彩的《愛情_霸王與虞姬》國樂劇場,霸王(于銘賢飾) ,虞姬(丁宛熏飾)

 


圖三說明:《吉打河之聲藝術節II》文化大匯演所有演出人員與蘇丹合影

 


圖四說明:十校戲曲飛揚推廣工作坊成功。本校京劇學系主任張宇喬(左一)及戲曲音樂學系主任陳鄭港(右一)及師生與各校代表合影。

 

活動紀錄人:黃阡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