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高教深耕-教學創新精進-113學年第一學期自主學習計畫
113年高教深耕-教學創新精進-113學年第一學期自主學習計畫
辦理單位 | 教務處教學組 |
計畫期程 | 113年9月至114年1月 |
參與人次 | 2人 |
辦理目的
本校為建構以學生為本位之學習導向,創造多元、彈性、跨領域、全人學習環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跨域探索之能力,鼓勵學生申請自主學習課程,期望學院部的學生,都得以養成終身學習之素養。
辦理內容
由學生依據各學系課程標準和個人學習目標,提出自主學習計畫書,邀請相關領域教師擔任指導教師,並由指導教師進行計畫書初審通過後,送教務處複審得以實施。本課程實施方式具體措施如下:
1. 申請時間:每年5月及12月底前向指導老師提出下一學期申請計畫書。
2. 執行期間:視學生所提學習計畫所需時間辦理,並於期末(或寒暑假結束1個月內) 繳交成果報告。
3. 學生自主學習課程設計與評量原則:
(1)課程設計以學生為中心,強化學生主動學習。
(2)指導老師由本校專任教師擔任,負責指導及評量學生之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內容,以及活動執行成效等事宜。
(3)學分之計算,以學生實際投入1小時計1個學習點,以累積18個學習點為1學分之標準核計,學生申請選修自主學習課程以兩次為限。
(4)學生完成自主學習計畫後,應提交成果報告,經指導教師評分後送教務處,其成績與學分均登記於歷年成績表之當學年度內(含暑期)。
本課程指導教師之指導時數由開課單位依實記錄,1學分至多核發4小時指導費,指導費依內聘講座鐘點費規定辦理。每位教師指導自主學習課程總時數每學期不得超過20小時,且時數不計入教師基本授課時數及超支鐘點。
活動成效
本學期共有兩位學生申請自主學習課程,學習主題分別為WYSIWYG燈光模擬軟體及模型製作兩者,皆是兩位同學從未接觸過的領域,且要求高度實際操作,耗時耗力。兩人在學習過程中皆表示遇到重重阻礙,但兩人仍不言棄,從一次次的試誤中逐漸找出竅門,不過于庭在學習心得中特別分享一個經驗:如果遇到難以解決的困境,有時暫且將它擱著,先去學習其他功能,或許不久後就能在其他學習過程中找到新的解方。從中得以看出其用心解決問題之餘,仍不過於執著的豁達態度。
在又嘉設計模型製作的計劃表時,以製作出《明妃》《周阿春》兩個劇本的舞台模型為學習目標。在執行策略方面,又嘉每周都要求要有模型進度,讓自己每周皆有所獲並針對自身不足之處作逐步調整。在學習過程中,又嘉嘗試使用不同的手法以達到最佳的效果(如圖一),從中摸索出使模型更精緻的訣竅。在經過設計手稿、製作舞台空間、布景模型、模型上色以及投影設計之後,成功完成《明妃》《周阿春》兩個舞台模型,達成所定目標(如圖二至圖四)。
在于庭設計模型製作的計劃表時,以期中、期末各製作一個成果報告為學習目標。在執行策略方面,于庭將主軸從將燈光設計得盡善盡美,逐漸轉換成學習新知為優先。並認為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時間分配。自行安排學習進度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掌控能有更深入的理解,于庭在前幾周給自己太過龐大的任務,但表示成果都不如預期,不過慢慢地于庭找到適合自己的份量與進度,逐漸將學習效率最大化。最終,于庭成功於期中、期末各製作一個成果報告(如圖五、圖六),但表示對於期末的作業較不滿意,不過整體而言對於本次自主學習計畫,仍感收穫良多,希望自己可以持續練習,當作一個創作的累積與建模的訓練。
符合SDGS項度
SDGS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活動照片
圖一說明:又嘉嘗試使用不同的手法以達到最佳的效果,在實踐過程中學到了許多許多提升模型精緻度的技巧。
圖二說明:《明妃》之舞台模型。
圖三說明:《周阿春》之舞台模型。
圖四說明:期中成果報告之成果展示。
圖五說明:期末成果報告之成果展示。
活動紀錄人:鄭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