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13年高教深耕-教學創新精進-113學年第一學期跨領域基礎課程-劇場概論

113年高教深耕-教學創新精進-113學年第一學期跨領域基礎課程-劇場概論

 

課程單位 通識教育中心
課程教師 蔡詔羽
課程日期 113年9月11日至114年1月8日 每週三
課程時間 10:10至12:00
課程地點 木柵校區學藝樓M202教室
修讀此課程之學生總數 27人

 

教學目標
1. 讓所有同學可以知道基礎的劇場知識
2. 了解劇場燈具、設備、系統認識
3. 參與實際劇場空間、機房參訪、劇場實作
4. 手做圖案效果片,帶領同學製作

 

課程內容

  • 前測方式與結果描述

口頭提問方式以提問的方式了解同學對於劇場燈光的認知程度。
「舞台九宮格分區」「劇場燈光基礎認知」「實際接觸劇場經驗」為提問方向。
結果本班多非本科系學生,大多數的人從事的都是戲曲幕前表演工作,對於基礎燈光知識及舞台空間都不太了解,只有少數1~2位同學表示對劇場技術稍微了解。除了有一班多為劇場藝術系的學生,對劇場知識都有一定的基礎知識。

 

  • 提升學生能力之教學方式描述

基礎燈光解說課程
包括劇場空間、劇場的形式,燈光的原理、光學知識、劇場燈泡的種類、燈具構造及配件、不同燈具影響成像的方法、調光器說明應用、燈光線性解釋,燈光系統解釋,基礎電學。
實作課程(專業教室及劇場)
到專業教室會先帶同學們了解的參訪燈光,包含燈光工作空間、燈光控台操作室、調光器機房、追蹤燈室、舞台燈桿位置、貓道、燈光包廂。走訪的過程中會加入實作課程,如LEKO調光切光練習、調燈梯的使用,基於安全上的考量需完全地在老師或專業人員陪同之下操作,並適時使用手套及板手。
自製的圖案效果片呈現
讓同學們親手切割圖案效果片,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GOBO片。雖然材質上有很多種,主要選擇以鐵鋁罐的材質製作,方便取得之外切割上不會過於厚、硬,放入LEKO燈也不會融化。


  • 後測方式與結果描述

考試方式Google表單製作測驗題目,以上課講述專業內容為題目內容,包含舞台九宮格分區、燈具認識、基礎電學等,以選擇題的方式來驗收成果。
結果大多數的學生都可以正確回答,平均分數都在80以上,少數低於標準分的同學中基本上都是平常到課率較差及課堂不專心者。

 

學習成效提升情形描述

讓燈光概論和實作課程並存的課程之下,大家對課程的參與度都很高,也願意與老師互動和提問,對於劇場技術的專業知識程度提高很多。原本對於劇場零基礎的同學都可以看出在課程裡有很大的進步。同學們都很喜歡呈現圖案效果片的。

 

學生學習成效提升人數

27人。

 

本課程符合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

SDG 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課程照片


圖一說明:老師上課情形。



圖二說明:介紹劇場舞台設備及使用教學。


 
圖三說明:實際進劇場狀況,劇場設備解說和使用。

 


圖四說明:學生撰寫課程作業。

 

活動紀錄人:葉冠賢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