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高教深耕-善盡社會責任-善湖光山色藝術季-歌仔戲學系-青白蛇∙緣
113年高教深耕-善盡社會責任-善湖光山色藝術季-歌仔戲學系-青白蛇∙緣
主辦單位 | 歌仔戲學系 |
活動日期 | 113年11月9日至11月10日 |
活動時間 | 下午2時30分至5時30分 |
活動地點 | 本校木柵校區演藝中心 |
參與人次 | 演員、樂隊、幕前幕後工作人員約90人 觀眾二場約850人次 |
活動目的
為創新教學精進,利用實體公演,在舞台上給予學生最直接實際的教學演練,提供學生展現多年學習成果機會。
《青白蛇・緣》是以熱鬧豐富的文武戲為主軸,著重在歌仔戲傳統唱念做打,十分考驗演員深厚的功底。以不同於傳統白蛇傳的劇情,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又能在歌仔戲傳統曲調的唱念中,欣賞台上演員的表演,豐富文化休閒活動,引導及提供觀眾欣賞戲曲藝術之機會。
學生除了研習專業歌仔戲劇藝課程之外,能有演出機會實質發掘表演藝術演員,引導及提供學生激發表演藝術天分。期望能結合社會脈動,在傳統戲曲踏出國際、跨越新世紀之時,為歌仔戲開拓更寬廣的藝術新境。
活動內容
劇情簡介:
妖孽!人類是這麼稱呼青蛇與白蛇的。可是,人有人性,妖有妖性;人性必然全善,妖性又何至於皆惡?
如果妳是白蛇,會選擇仰慕千年卻不同世界的他,或近在眼前痴守百年的他?如果你是許仙,會選擇挺身而出保護結髮妻子,或默默離開回歸最初的平凡生活?如果你是青蛇?沒有什麼好選擇的,總之愛就對了。
越過人與妖之間的那條線之後,有太多種可能。
「生死不棄」的諾言依然迥盪耳邊,只要勇敢追求過,即使遺憾,也可以美麗而幸福。
活動成效
本劇重點培育之歌仔戲主演人員有:江伂琁、陳柏臻、陳琳雅、劉家熒、鄭詩柔、黃柔薰、葉依婷、吳欣穎、游岑欣、陳書宴、蔡宇倫、許穎織、林芹薰、欉力萍、施羿慈等15人,其餘群眾演員等數人,衣箱、梳化、道具7人,幕前幕後動員本校戲曲音樂系師生15人及劇場系師生10人支援影影像、舞台設計等技術及前台工作人員14人。
此次舞台設計融入了現代科技,像是經典橋段西湖定情運用「萬向輪自走車」在舞台上營造出乘船遊湖的意境,並透過舞台投影的技術變換湖面景色營造空間的層次感。
本劇重點培育之歌仔戲主演人員有:江伂琁、陳柏臻、陳琳雅、劉家熒、鄭詩柔、黃柔薰、葉依婷、吳欣穎、游岑欣、陳書宴、蔡宇倫、許穎織、林芹薰、欉力萍、施羿慈等15人,其餘群眾演員等數人,衣箱、梳化、道具7人,幕前幕後動員本校戲曲音樂系師生15人及劇場系師生10人支援影影像、舞台設計等技術及前台工作人員14人。
此次舞台設計融入了現代科技,像是經典橋段西湖定情運用「萬向輪自走車」在舞台上營造出乘船遊湖的意境,並透過舞台投影的技術變換湖面景色營造空間的層次感。
符合SDGS項度
SDG 4 優質教育
SDG 5 性別平權
SDG 10 減少不平等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
活動照片
圖一:白蛇與眾小蛇妖在峨嵋山修練幻化成人形。
圖二:許仙與白蛇西湖邊初遇。
圖三:四人乘船共賞西湖景致。
圖四:白蛇飲下雄黃酒腹痛難耐欲現出原形。
圖五:白蛇現出蛇身原形,把許仙嚇死。
圖六:白蛇懷有許家後代,青蛇聽聞後妒恨不已。
圖七:白蛇、青蛇水漫金山欲救許仙出金山寺。
圖八:白蛇被黃鶯奪取元丹。
圖九:全體演員謝幕。
圖十:全劇演職人員大合照。
活動紀錄人:邱妤萱/大四學生陳琳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