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單位 | 教務處教學組 |
計畫期程 | 114年2月至114年6月 |
參與人次 | 7人 |
活動目的
本校為建構以學生為本位之學習導向,創造多元、彈性、跨領域、全人學習環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跨域探索之能力,鼓勵學生申請自主學習課程,期望學院部的學生,都得以養成終身學習之素養。
活動內容
由學生依據各學系課程標準和個人學習目標,提出自主學習計畫書,邀請相關領域教師擔任指導教師,並由指導教師進行計畫書初審通過後,送教務處複審得以實施。本課程實施方式具體措施如下:
本課程指導教師之指導時數由開課單位依實記錄,1學分至多核發4小時指導費,指導費依內聘講座鐘點費規定辦理。每位教師指導自主學習課程總時數每學期不得超過20小時,且時數不計入教師基本授課時數及超支鐘點。
活動成效
本學期共有7位學生申請自主學習課程,學習方向除了持續精進相關領域的專業能力之外,尚有「俄羅斯文學賞析」與「研究方法與實作」等不同領域的學習內容,得以看出本校的自主學習主題日趨多元化,逐漸項跨領域學習的目標邁進。
本學期自主學習課程共有7位學生申請,且每位同學皆於期限內繳交成果報告,目標達成率皆為100%。
在這一次自主學習課程中,有位學生的成果報告讓我倍感印象深刻。這位同學修習的主題為「人文藝術研究方法與實作」。在學生的自述中提到,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的目的,除了鑽研研究方法外,更是一場「自我梳理與學術覺醒」的歷程。原本該生修習這堂課是為了之後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做準備,但在修習過程中,該生逐漸意識到該研究所較強調「實踐導向」,而學生較偏重「理論導向」,因而在老師的建議下,將注意力轉向其他與自身學術傾向較契合的研究所。這樣的學習歷程,並不只是單純地學習新知,而是一次對自我認知的深度挑戰。
符合SDGS項度:
SDGS4優質教育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活動照片
圖一說明:大五丙李秋潤「吉他技巧深化與風格多元化實踐」之授課情境。
圖二說明:大五丙林承穎「京劇表演琴唱伴奏之關係研究」之課餘時間練習。
圖三說明:大一戊胡宇君「燈光技術與設計學習」期末成果展演之演出工作照。
圖四說明:大四戊張于庭「建模繪圖軟體VECTOWORKS」之展演廳建模展示。
活動紀錄人:鄭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