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高教深耕-善盡社會責任-藝術深耕計畫-114年客家藝趣繽紛營

114年高教深耕-善盡社會責任-藝術深耕計畫-114年客家藝趣繽紛營

 

辦理單位 客家戲學系
活動日期 114年7月2日至7月3日
活動時間 上午9時至下午4時
活動地點 臺北市客家主題公園
參與人次 報名人數共計30名
第一日學員實到26人
第二日學員實到26人
總計與人次52人

 

活動目的

此次營隊以「客家藝趣繽紛營」為主題,主要以大台北地區客家藝文、戲曲表演場館為中心,規劃兩天一日多樣性的戲曲課程,深入淺出的帶領民眾體驗客家戲曲藝藝之美,藉由客家藝文活動提升美感素質,達到全民美育之作用,並藉由戲曲教學活動推廣,達到城鎮永續善盡社會責任之目標。

 

活動內容

課程內容豐富多元,除了客家戲曲表演功法、劇本、唱腔外,亦含概戲曲鑼鼓與妝扮服飾等。
【戲說客家-認識臺灣客家採茶戲】,授課教師:蘇秀婷    
【場面調度與走位設計】*表演 *戲曲交通,授課教師:黃俊琅
【舞武生風】*把子功*戲曲武打道具,授課教師:黃俊琅、連忠宏
【戲曲孔才匡】*鑼鼓*音樂與肢體,授課教師:蔡晏榕
【夢想與愛情,在一起了】*戲夢情緣,授課教師:林曉英
【山歌小調唱起來】*山歌 *小調,授課教師:江彥瑮老師
【戲曲容妝】*化妝技巧*實作,授課教師:連忠宏
【歌舞翩翩】*水袖*歌唱*舞蹈,授課教師:劉麗株、蔡晏榕

 

動成效

地點選擇台北客家主題公園,主要接續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定期辦理之藝文課程活動,透過更加豐富與專業的教學內容,向在地民眾傳遞校、系作為客家藝文化推動者重要的使命與執行力。
兩日活動除得到參與民眾(學員)熱情的反饋外,亦獲得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的讚賞,後續並有意邀請教師參與其它藝文課程執教與宣揚客家戲曲。

 

符合SDGS項度:
SDG 4: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

 

活動照片


圖一說明:學生上課情形。

 


圖二說明:學生學習雙槍。

 


圖三說明:學生彩繪臉譜。

 


圖四說明:彩繪成果展示。



圖五說明:學生學習戲曲道具

 


圖六說明:學生學習鑼鼓經課程

 


圖七說明:學生水袖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