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高教深耕-教學創新精進-113學年第二學期跨領域課程-劇場概論

114年高教深耕-教學創新精進-113學年第二學期跨領域課程-劇場概論

 

課程單位 通識教育中心
課程教師 蔡詔羽
課程日期 114年2月19日至114年6月18日 每週三
課程時間 10:10至12:00
課程地點 木柵校區學藝樓M202教室
修讀此課程之學生總數 16人

 

教學目標

1. 了解基礎劇場知識
2. 認識劇場燈具、設備與系統
3. 實地參訪劇場空間與技術場域
4. 製作個人化圖案效果片(GOBO)

 

課程內容

  • 前測方式與結果描述

以口頭提問方式進行,針對「舞台九宮格」、「燈光基本知識」、「劇場經驗」等方向提問。結果顯示:多數學生非劇場專業背景,對於舞台技術與燈光知識認識有限,僅少數學生具備基本認知。

 

  • 提升學生能力之教學方式描述

基礎課程:介紹劇場空間類型、燈光原理、燈具結構、光學知識、調光器與燈光系統原理
實作課程:進入劇場參訪機房、控台、燈桿、燈光包廂等,並進行LEKO切光實作、安全器材使用演練 
製作活動:親手切割並創作GOBO圖案片,使用金屬罐材質製作,實際置入LEKO進行光影測試

 

  • 後測方式與結果描述

以Google表單製作選擇題測驗,內容涵蓋課堂所授知識(九宮格分區、燈具認識、電學原理等)。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表現良好,平均分數80分以上,少數未達者為平時到課率低或課堂參與度不足者。

 

學習成效提升情形描述

本課程結合理論與實作,有效提升學生對劇場技術的興趣與專業理解。即便起初毫無相關基礎的學生,也在課程結束時展現出顯著進步,尤其在GOBO設計與燈光概念方面表現積極。整體課堂互動良好,學生參與度高。

 

學生學習成效提升人數

16人

 

本課程符合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
SDG 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課程照片


圖一說明:老師上課情形。



圖二說明:介紹劇場舞台設備及使用教學。
 


圖三說明:實際進劇場狀況,劇場設備解說和使用。

 


圖四說明:學生撰寫課程作業。

 

活動紀錄人:葉冠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