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高教深耕-教學創新精進-113學年第二學期專精課程-京劇出手基礎技巧

114年高教深耕-教學創新精進-113學年第二學期專精課程-京劇出手基礎技巧

 

課程單位 京劇學系
課程教師 游瑋鈴
課程日期 114年2月17日至114年6月20日 每週三
課程時間 13:10至15:00
課程地點 木柵校區學藝樓M101教室
修讀此課程之學生總數 15人

 

教學目標

藉由實作練習,透過彼此互相丟接槍的方式,奠定出手技巧的基礎觀念,使學習者能從中理解出手在表演中的流動軌跡,進而對出手技巧建立基本的認識與理解。

 

課程內容

  • 前測方式與結果描述

進行學生基本拋接槍動作的前測,採用兩人兩桿槍進行實作測驗。由於學生尚未熟悉拋接槍的節奏,測驗過程中互拋動作大多未能成功完成,展現出節奏感不足與缺乏默契的狀況。
 

  • 提升學生能力之教學方式描述

為提升學生的能力,教學方式著重於降低學生對接槍速度的恐懼,並引導其掌握來槍的節奏與節奏控制。採用分組練習模式,根據學生能力隨時調整桿數與花式變化,同時持續提醒學生維持正確的姿勢。課程中明確訂定練習次數,以強化手感與身體記憶的控制,逐步提升技術穩定性與自信心。
 

  • 後測方式與結果描述

後測進行於課程後期,結果顯示學生在拋接槍的操作上有顯著進步,能運用的拋接桿數明顯增加。原本僅限於兩人組合的拋接,已能逐步擴展至三人組合搭配。整體節奏較以往更加流暢,並能基本掌握隊形中的拋接運用,展現出技能的成長與默契的提升。


學習成效提升情形描述

學習成效顯示學生在出手拋接技巧上有明顯提升,且學習興趣同步增強。學生不僅積極完成指定練習項目,亦會自發性加強練習,展現主動學習的態度。課堂中偶有靈感時,學生亦樂於嘗試不同的創作方式,展現出創意與探索精神。整體而言,學生已能將所學技巧初步運用於舞台的基礎出手表演,技術與表演能力均有實質進步。

 

學生學習成效提升人數

直升生共9人,9人皆有明顯進步,進步比例達100%。
非直升生共6人,其中5人有明顯進步,1人因到課率偏低,未展現顯著提升效果。

 

本課程符合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

SDG 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SDG 5 性別平權: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課程照片


圖一說明:多人練習場面,學生正進行拋接槍的練習。畫面中可見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合作,透過持續的拋接動作,練習彼此之間的節奏感與默契。同時藉由實際操作,強化對出手拋接技術的掌握,並逐步挑戰不同的拋接距離與角度,提升穩定性與應變能力。此練習過程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專注力、團隊協作力及舞台應用的實作經驗。



圖二說明:同儕間互相幫助、協助彼此熟練動作的練習情境。學生透過互相觀察、提醒與糾正的方式,共同克服練習中遇到的困難。過程中展現出良好的團隊合作與支持氛圍,透過彼此的回饋與協助,促進技能的熟練與信心的建立。此階段不僅強化技術學習,也培養了學生之間的互信與合作能力,營造積極正向的學習環境。

 


圖三說明:上下把的實際操作練習情境,學生透過反覆操作上下把動作,強化對動作流程的理解與掌握,進一步培養身體記憶。此練習不僅有助於提升動作的穩定度與精準度,更能讓學生在肌肉記憶中內化動作要領,達到自然而流暢的表演效果。透過持續練習與操作,學生逐漸建立技術自信,為後續複雜的舞台出手表演奠定堅實基礎。

 


圖四說明:個人技巧練習情境,學生專注於花樣式的變化操作,以多樣化的技巧練習加強對上下把動作的熟練度與默契。透過不斷嘗試不同變化與操作方式,學生逐步提升動作的靈活性與應變能力,並能在練習中培養節奏感與動作流暢度。此練習有助於強化個人技術表現,為未來在團隊合作或舞台表演中展現更穩定、協調的出手技巧奠定基礎。

 

活動紀錄人:游瑋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