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藝文中心 |
活動期間 | 113年1月1日至113年12月31日 |
活動地點 | 辛亥國小、萬福國小、志清國小、永建國小、萬芳國小、興隆國小、內湖國中、蘭雅國小 |
參與人次 | 105人 |
活動目的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基地規劃:
本校作為全臺唯一的傳統藝術學校,承擔著傳承傳統表演藝術的重任。藉由此計畫,將傳統美感藝術引入地方社區生活,結合藝術、生活和環境,創造藝居共生模式。同時,本校鼓勵師生走出校園,融入社區,增進地方認同與連接。全校秉持「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精神,讓在校學生發揮所長,通過關懷社區與推廣傳統藝術實踐社會責任。
活動內容
「攜幼計畫」由老師帶領學生前往鄰近的8所中小學(文山區6所、內湖區1所、士林區1所),結合課後社團活動,設計一系列戲曲、音樂和雜技體驗課程,免費提供傳統藝術師資給鄰近國中小,解決國中小社團師資不足問題,打造內湖、文山、士林為獨特人文藝術地區。
本(113)年度6月,結合各校舉辦攜幼社團成果匯演,為學童們留下難忘回憶,本校更期許實現「家家戲曲聲,戶戶藝悠揚」之社區風華,實踐藝術扎根目標。不僅響應「社區總體營造」,亦凝聚社區意識,提升全民文化底蘊與在地認同。
活動成效
113年度結合文山區6所、內湖區1所、士林區1所,共計8所學校,成立傳統戲曲技藝社團,計有105位學生共同參與,課程如下:
編號 |
行政區 |
校名 |
課 程 名 稱 |
1 |
文山區 |
辛亥國小 |
民俗技藝雜耍好好玩 |
2 |
萬福國小 |
雜技社 |
|
3 |
志清國小 |
歌仔戲 |
|
4 |
永建國小 |
作伙學歌仔戲 |
|
5 |
萬芳國小 |
萬芳國小歌仔戲社團 |
|
6 |
興隆國小 |
音樂社 |
|
7 |
內湖區 |
內湖國中 |
民俗技藝 |
8 |
士林區 |
蘭雅國小 |
民俗技藝 |
預期成效:
一、結合本校傳統戲曲多方資源,注入在地國小社團教學。
二、培養藝術欣賞興趣,營造生活美學氛圍,豐厚藝文素養基礎。
三、增加學習體驗,培養藝術欣賞及肢體韻律。
四、參與成果演出,培養學生能在舞台上展現課程中的傳統藝術表演。藉機讓學生能認識幕前幕後、劇場燈光、音響等劇場設備。
活動紀錄
辛亥國小 | |
社團項目 | 民俗技藝雜耍好好玩 |
活動內容 | 以雜耍基礎訓練手部靈活度,藉此訓練眼手反應力及身體協調性。 |
活動照片 | ![]() ![]() ![]() |
永建國小 | |
社團項目 | 作伙學歌仔戲 |
活動內容 | 學習基本唱、念、作、打,經由戲曲表演讓學童練習表達,以及認識傳統文化藝術。 |
活動照片 |
|
志清國小 | |
社團項目 | 歌仔戲 |
活動內容 | 活動重點包括講授歌仔戲發展、三大行當與四大曲調以及基本身段教學。另一重點為教學《白蛇傳-情定西湖》折子戲,瞭解四大行當之文生、三花、文旦、花旦。 |
活動照片 | ![]() ![]() ![]() ![]() |
萬芳國小 | |
社團項目 | 歌仔戲 |
活動內容 | 以歌仔戲四大齣經典劇目《陳三五娘-益春留傘》出發,引導學生對歌仔戲產生興趣,進而瞭解行當、曲調及基本身段。 |
活動照片 | ![]() ![]() ![]() ![]() |
萬福國小 | |
社團項目 | 雜技社 |
活動內容 | 藉由新馬戲雜耍基礎拋接球課程,訓練身體的關節與肌肉,並訓練專注力及平衡等基礎能力。 |
活動照片 | ![]() ![]() ![]() ![]() |
興隆國小 | |
社團項目 | 音樂社 |
活動內容 | 教導傳統戲曲之武場功能,以京劇鑼鼓為主軸,透過聆聽、討論、示範等方式,學習鑼鼓運用。 |
活動照片 | ![]() ![]() ![]() ![]() |
蘭雅國小 | |
社團項目 | 民俗技藝 |
活動內容 | 主要內容包括基本素質身體訓練、肢體開發、技巧結合、團體合作等課程,由淺入深之學習,教導學生透過不斷練習,從個人表演逐步擴大為團體演出,體驗及學習團隊合作之重要性。 |
活動照片 | ![]() ![]() ![]() ![]() |
內湖國中 | |
社團項目 | 民俗技藝 |
活動內容 | 社團教導雜耍球訓練,包括基礎、花式、雙人等樣式,加強協調與反射能力,以及與夥伴合作之默契。 |
活動照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