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落實教學創新提升教學品質-聲情與表演

聲情與表演


本次的課程內容以歌仔戲經典戲齣-唐伯虎點秋香之花園邂逅這一段折子戲作為本學期唱腔及行當口白訓練的教材。

每次上課會搭配一位講座助教(樂師),由老師先做一小段的示範,再由學生分生旦兩兩一組各自先揣摩及練習老師在唱腔上的行腔轉韻、角色口白的情緒拿揑後,再一組一組上台演示,老師再從中細說各組生旦要加強改進的地方,最後一堂課為成果呈現。

課程目標:

1.提升學生舞台嗓音訓練、咬字發音、語調抑揚、聲量控制之能力。

2.增益學生演唱時臉部表情及眼神運用,以達到聲情並茂的審美要求

3.擴充學生之舞台角色性格深入剖析詮釋演繹

 

 

活動地點: 歌仔戲學系M308教室

活動時間:13:0-17:00

活動日期: 9/14、9/28、10/12、10/26、11/2、11/16、11/30、12/14、12/21

參與人次: 15人

 

學系課程的設置以「舞台表演」為基礎,以形體表演、唱唸做打的訓練為主;邱許綉哖老師以唸白、唱腔、情緒轉折為特長,因此本課程強調「聲音表情」及「內心活動表演」的專精訓練,成果豐碩,整理三項教學與學習特點如下:
 

1.情緒詮釋運用訓練

演員運用表演程式展現戲劇情節及詮釋人物情感,表演者必須隨著戲劇情節的推進完成內心情緒的各種轉換,方能感染觀眾情緒。如何表現「流淚」與「噙淚」的內心轉變;「痛哭流涕」、「喜極而泣」等等外在表現,邱許綉哖老師做了精緻的示範。

2.對話訓練

對話、唸白係舞台演員的基礎訓練,在傳統戲曲舞台上,常有演員相互對戲時,出現對白情緒詮釋錯誤或情感表達不到位,導致演員失序,甚至舞台演出出現斷點。邱許綉哖老師展現劇本對白分段識別判讀,達到文本要求與表演詮釋相應,以其多年舞台經驗累積,提供學生優化提升訓練。

3.化身成角色訓練

如何將角色內化,進而進入角色個性化,而非單純向觀眾展現演員自己;如何在導演、編劇與演員三方之間達到均衡適當,得以使本我特質與角色特徵之間取得協調,亦為本次課程訓練核心之一。

4.課程量化特徵

  歌仔戲唱腔標準定弦「七字調」系統以「F調」、「都馬調」系統以「G調」、「變調仔」系統以「C調」或「D調」為基礎原則,然先前因學生嗓音條件不一,十五位同學中約有半數未能達標。透過此次課程訓練後,有效提升同學們整體之唱腔音高及音準,目前已全數均能演唱至標準音高,且音準均達到標準。

本次課程邱許綉哖老師調整同學唸白、唱腔與聲情表現,使其優化專精,同學於課程中獲得成效,對於將來於舞台表演時充分運用,得到自信度的提高;同學於嗓音訓練、咬字發音、語調抑揚、聲量控制、臉部表情、眼神示意及角色內心剖析等亦均達成原先課程設定之優化目標,有效達成提升教學品質之效果。

 


邱許綉哖老師於課堂上先做唱腔、口白的示範教學。

老師一句一句聽學生的唱腔、念白,確認咬字發音是正確的,再由學生分組練習。

老師一句一句聽學生的唱腔、念白,確認咬字發音是正確的,再由學生分組練習。

學生分生旦雙人一組,上台演示,老師再給予糾正指導。

學生分生旦雙人一組,上台演示,老師再給予糾正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