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善盡社會責任-2021新編客家戲-天上聖母 、天地賜福賀蓬萊-八仙過海

2021新編客家戲-天上聖母
                天地賜福賀蓬萊-八仙過海


                為文化藝術的傳承,推廣傳統文化藝術以實現從學校到職場充分整合各學系及實務磨練的育成單位。期望能以優質的表演技藝、年輕化的演出陣容、精采的劇情及細緻的音樂搭配,讓更多的觀眾引燃對於客家戲曲的熱情,與喜好。本劇由本校青年團編導李文勳擔任編劇、導演。由青年劇團執行演出,主要在推出戲曲之年輕新秀,展現新苗展露頭角的蓬勃朝氣。

        全戲以全客語之口白、傳統九腔十八調之客唱腔表現傳統客家表演藝術之美,蘊含濃濃客家元素。

          參與此次客家戲曲活動後,對台灣本土客家戲曲文化,將會有全新的觀點,對客家文化的傳承發揚具有相當的助益!傳統客家戲曲藝術相當豐富多元,為本土文化重要之一環,尤其近年來,客家族群意識及認同感大大提升,凝聚為一股文化潮流的力量。本校青年劇團以實現從學校到職場充分整合各學系及實務磨練的育成單位。培育全方位的傳統表演藝術專業人才,作為文化藝術的傳承,以維繫文化藝術的薪火。

 

 

  • 活動日期:110年10月15日(五)
                      110年11月20日(六)
                      110年11月21日(日)
  • 活動時間:110年10月15日(五)19:00
                      110年11月20日(六)19:00
                      110年11月21日(日)14:30
  • 活動地點: 馬祖南竿天后宮廣場
                       屏東六堆紀念公園
  • 活動人數: 馬祖南竿天后宮廣場-300餘人
                       屏東六堆紀念公園-媽祖500餘人
                       屏東六堆紀念公園-天地賜福賀蓬萊400餘人

 

    《天上聖母》:媽祖信仰是臺灣普遍民間信仰。早期移民多自華南渡海,心驚膽顫,且台灣四面環海,海上活動頻繁,海神媽祖婆成臺灣人重要精神託付。臺灣為媽祖建廟,廟宇有名為「天后」,主要祀奉皆為媽祖,『媽祖』在福建的南方原是『出海媽祖』,僅是漁民的守護神。但在臺灣的媽祖已成『過海媽祖』在歷史上已成移民祈求平安到臺灣的過海守護神。本題材取自「天上聖母」,民間又稱媽祖、「媽祖婆」為主軸, 這位人稱媽祖為「海上女神」,在大家的心目中,媽祖就如同大地慈母,慈暉普照天下。

    青年劇團規劃展演客家大戲《天上聖母》劇目,劇情內容皆引人入勝、扣人心弦, 結合臺灣在地的客家庄,一個偏遠鄉下地區做為故事開端場景,以一個在客家阿婆,帶孫子到廟口看戲,是個戲中戲的故事架構,是一齣客家戲曲與舞台劇相互呼應的表演形式,劇中巧妙的結合現代人對於親情關係的情感探索,為本劇一大特點。

    媽祖信仰文化已深根臺灣文化歷史,廟宇陣頭文化更是常見客家八音及北管音樂的身影,可說是重點的音樂特色之一。此次,客家八音及北管曲牌做為後段媽祖得道橋段的音樂創作基礎。

 

 

 

 

    《天地賜福賀蓬萊》:呂洞賓等八仙參加西王母的蟠桃盛宴後,醺醺大醉,得意洋洋,在渡過東海返回蓬萊仙島途中,各顯神通,卻擾得東海煙波渾濁。東海金魚精出面質問,呂洞賓竟乘醉相戲,雙方一言不合展開鬥法,最後由張果老出面致歉,雙方始言歸於好

 

      瑤池金母(王母娘娘)舉辦蟠桃大會,邀請各路神仙共同慶賀,有八仙一同來到祝賀,在戲台上,瑤池金母站上高台,八仙有站有蹲,儼然成為「壽」字,願帶給眾人福壽綿延。《加官》-也稱「跳加官」,演員手持朝笏,口咬面具,後場僅以小鼓、梆子和小鑼、小鈔四種打擊樂器伴奏,節奏輕快,之後打開寫有「加官晉祿」和「當朝一品」布條,吉祥賜福。《金榜》-又稱《尪婆對》,人間樂事皆在扮仙戲中,所謂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扮仙戲就是訴說所有的人間喜事,各星君連袂前往祝賀的故事。